时势造英雄:本土精品投行代表——华兴资本

华兴资本是近年来中国国内兴起的精品投行的代表,成立于2004年,创始人包凡曾在摩根士丹利和瑞士信贷有7年的投行工作经验,后加入国内IT软件公司亚信集团担任首席战略官。

作为后起之秀,华兴资本的定位非常清晰,其业务重点关注高科技、医疗保健、消费三大新兴行业,重中之重就是互联网产业。与老式投行的华尔街精品投行一样,在股东结构上华兴资本也是典型的合伙制公司,管理层拥有100%的公司股权,没有一个外部股东。作为深耕互联网行业的精品投行,华兴资本在互联网领域投入了巨大精力,因此在互联网行业的资本运作,几乎都能看到华兴资本的身影。据统计,华兴资本约80%的项目为互联网公司,阿里、腾讯、百度、京东、奇虎等一线国内互联网巨头都是其客户。

所谓时势造英雄,2009年以前的华兴资本并不活跃,但2010年,国内互联网融资与并购逐渐转热,并最终在2013年呈现井喷式的爆发。

2010年这一年前后发生了许多分水岭级别的事件。

第一个是移动互联网改变世界已经在底层准备好了。第一款iPhone发布于2007年;而在2009年9月份,谷歌发布了搭载Android 1.6正式版的HTC手机,这基本是第一步可商用的Android手机;而在2010年10月份,谷歌宣布Android系统达到了第一个里程碑,即电子市场上获得官方数字认证的Android应用数量已经达到了10万个,Android系统的应用增长非常迅速。

第二个是电商的崛起已经显现苗头。2009年1月,在李国庆眼中还是小孩的刘强东,带领着京东度过了公司历史最大的一次难关——完成B轮融资,获得来自今日资本、雄牛资本以及亚洲著名投资银行家梁伯韬先生私人公司共计2100万美元的联合注资。2010年12月8日,当当作为中国电商的先锋通过十年时间终于熬成正果,在美国完成上市。电商无论在退出模式上还是在用户接受程度上,充分证明了自己。

第三个是境内退出渠道的出现以及人民币基金的崛起。2009年10月23日,创业板开板,它宣告了境内已经出现甚至比海外更加丰厚的退出渠道,而且直接激发了人民币基金的风起涌云。

前两条关于供给侧的趋势,而第三条则是关于需求侧的趋势。然而当其他精品投行亦或彷徨亦或折腾亦或小打小闹的时候,华兴完美得抓住了这三个趋势。参与案例包括:京东、大众点评、美团、赶集、当当、兰亭集势、聚美优品、爱奇艺、豌豆荚、易到用车、PPS等等。几乎是抓住了移动互联网、电商、O2O以及视频等多个未来主流方向的领头公司。

随后的2014年-2015年,之前一度沉寂多年的兼并收购市场,突然出现井喷。华兴更是深度参与其中几乎所有的大项目:滴滴收购快的、58收购安居客、58收购赶集、蘑菇街收购美丽说、美团大众点评的合并等等。

回顾华兴所有参与的项目,会发现一个特点让其傲然于精品投行行业:回头客特别多,许多公司一旦聘用华兴参与A或B轮,就会让华兴一直辅助公司走到D轮、E轮甚至兼并收购以及IPO(华兴在2012年获得香港的证券业牌照,参与了京东、聚美、途牛及的乐居等的联席承销商)。案例中最典型是京东,其实在A轮和B轮的精品投行都不是华兴,但是一旦华兴在C轮协助了京东,就一直参与到后面的D轮、E轮直到IPO成功。

按融资额计算,华兴在精品投行参与的交易中已经占到了50%以上的份额,如果只计算当期最热公司的话,华兴所“把持”的比例更高。在2015年《彭博市场》评选出了全球最具金融影响力的50人,中国当选的共5人,其中就包括华兴资本的掌门人包凡,其他四人为国家主席习近平、中纪委书记王岐山、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和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这次当选充分证明了华兴资本对于中国投行市场的影响力。

华兴作为老牌精品投行代表之一,在创投圈经营的如鱼得水,但是在A股市场却相对弱势,(。)且行业上也相对局限,主要集中在TMT行业。从量级上来说,资本市场是越往后期量级越大,所以创投市场跟A股市场一比,华兴略显力不从心。

2016年4月,华兴正式拿下A股券商牌照,与光线控股和无锡群兴一起设立了投资总额30亿元,注册资本为10亿元的华菁证券。华兴获得券商一方面意味着打通企业资本服务从天使到并购,一条龙服务,成功实现闭环。另一方面,也可以扩大业务范围,给予了华兴把业务往传统企业方向扩展的可能。同时现在国内的互联网企业很多也成长到了该上市,或者是拆vie回归的时候,此时的A股牌照对华兴可谓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