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标的权属归属清晰是国有资产交易的内在要求,界定产权是进行国有资产交易的必要前提。国有资产产权界定是国有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所谓产权界定,是指国家依法划分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使用权等产权归属,明确各类产权主体行使权利的财产范围及管理权限的一种法律行为。产权界定是产权基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做到产权清晰化的关键所在。
产权界定主要包括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相关的其他产权的界定。对财产所有权的界定,是为了确定财产所有权的性质和计量,从法律上确认财产所有权的最终归属,并清晰财产所有者对自己的财产享有的权利。对非所有人对所有人的财产依法享有的其他财产权的界定,包括对同一财产的不同经济主体的责、权、利的界定。相对而言,所有权的界定较为简单,而产权关系中的不同经济主体的责、权、利的界定则相当复杂,必须在特定的资产经营方式中才能进行。
国有资产产权界定是对属于国家所有的资产进行所有权确认,即界定属于国家所有的资产范围。国有资产界定属于财产权界定的范畴,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国有资产所有权的界定,即界定是否属于国家所有的资产;二是与国有资产所有权相关的由国有资产所有权权能分离而产生的其他产权的界定,即界定国有资产各类经营、使用、管辖主体行使资产占有、使用和收益及依法处分权的界限范围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