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经纪人_为什么要制订职工安置方案?

  在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过程中,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既是产权交易双方当事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也是社会责任。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如果涉及到职工安置问题,就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规定及要求制定职工安置方案,对职工进行妥善安置,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这是因为:
 

  一、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在以下几个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职工的利益:
 

  1、在企业国有产权的控股权向非国有受让方转让的情况下,产权转让必然导致企业性质发生变化,国有独资企业因此而改制为产权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或非国有企业,企业的劳动用工制度、工资福利制度也可能随之而发生重大的改变。
 

  2、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往往涉及到企业业务、人员重组,从而引起劳动关系的变更或终止。
 

  3、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时,就涉及到转让标的企业对拖欠职工工资、未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或其他历史欠账如何处理问题,将直接关系到职工的利益。
 

  二、职工得到妥善安置是产权转让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保障。
 

  1、职工安置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一般都承担了一定的保障就业的社会责任,在国有产权转让时,如果职工就业权利和其他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就很容易引起社会的不稳定,直接威胁到国有企业改革和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2、职工安置关系到转让方和受让方的切身利益。一方面,职工安置涉及到劳动关系的继续履行、变更、解除或重新签订,涉及到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标的企业在劳动关系上法律义务与责任的承担,标的企业作为劳动合同关系的一方对职工负有法律上的义务和责任。另一方面,在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企业管理都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劳动关系处理是以人为本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它直接关系到能否留住企业骨干和优秀人才,能否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否充分发挥工作团队精神,提高效率等。因此,如果职工没有得到妥善安置,不仅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而且,也会影响到转让国有产权后企业的长远发展。